要想耐火澆注料在使用施工的時候有良好的效果,這主要是取決于觸變性與流動性,只有保證耐火澆注料性能好的情況下,那么施工效果才會更好,但是當耐火澆注料組成和工藝條件相同時,其性能的好壞與用水量多少有直接關系。但是如果用水量增加的話,那么加熱后水分逸出,孔隙增多,結構疏松,減低了澆注料的各種性能。所以現在大多選擇使用分散劑來控制調節用水量,以保證耐火澆注料的性能,那么我們比較常用的分散劑有哪些呢?在使用的時候應該怎樣進行摻和呢?下面就跟
耐火澆注料廠家一起來看看耐火澆注料常用的分散劑種類及摻和方法吧!
一、分散劑是什么
1、分散劑作用有三種機制即靜電穩定機制、空間位阻穩定機制和靜電空間穩定機制。靜電穩定機制又稱雙電層穩定機制,即通過調節PH值或加入電解質,使顆粒表面產生一定量的表面電荷,以其增大雙電層厚度和顆粒表面的zeta電位值,使顆粒間產生較大的排斥力,進而實現顆粒的穩定分散;空間位阻穩定機制是在懸浮體中加入一定量的不帶電的高分子量化合物,使其吸附在顆粒的表面以形成較厚的位阻層,使顆粒間產生空間排斥力,從而達到分散的目的;靜電空間穩定機制是在懸浮體中加入一定量高分子聚電解質,使其吸附在粒子表面,此時聚電解質既可通過本身所帶電荷排斥周圍粒子,又能通過其空間位阻效應阻止周圍粒子的靠近,兩者的共同作用可實現復合穩定分散的效果。
2、分散劑加入到澆注料中,可以減少加水量和水泥用量,增加流動度,提高制品的致密度和強度。但并非分散劑加入量越多,減水效果越好。這是因為加入過多分散劑,對制品的使用性能有不利影響,同時,過多的分散劑對流動度無積極意義。
二、分散劑的常用種類
常用的分散劑有以下幾類:
1、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是由親油基和親水基兩部分組成,是雙親分子,包括長鏈脂肪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等。該類分散劑的作用主要是空間位阻效應,親水基吸附在粉體表面,疏水鏈伸向溶劑中,對改善漿料的流變性有較好的效果。CTAB和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可以明顯地改善膨潤土在水中的分散情況。
2、小分子量無機電解質或無機聚合物
如硅酸鈉、鋁酸鈉、檸檬酸銨、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三聚磷酸鉀(K5P3O10)、焦磷酸鉀(K4P2O7)等。這一類分散劑可以發生離解而帶電,吸附在粉體表面可以提高顆粒表面電勢,使靜電斥力增大。提高漿料的穩定性。因此一般認為這類分散劑的作用機理是靜電排斥穩定。
3、聚合物類
這一類分散劑具有較大的分子量,吸附在固體顆粒表面,其高分子長鏈在介質中充分伸展,形成幾納米到幾十納米厚的吸附層,產生的空間位阻效應能有效阻止顆粒間相互聚集。聚合物依其能否離解可分為離子型和非離子型。非離子型聚合物只是通過位阻作用穩定漿料,主要有阿拉伯樹膠、明膠、數甲基纖維素、鮮魚油等。而離子型聚合物,即聚電解質,其主鏈或支鏈上基團可發生離解而使其帶電,吸附在顆粒表面可增加其帶電量。因此除位阻作用外,還有靜電穩定效應。顆粒在距離較遠時,雙電層斥力起主導作用;顆粒在距離較近時,空間位阻顆粒靠近,這種靜電位阻效應被認為可以產生較好的分散效果。這類具有靜電位阻作用的分散劑有聚(甲基)丙烯酸(鹽)、木質磺酸鹽、海藻酸鹽、聚乙烯亞胺等。
4、偶聯劑類
如鈦酸酯偶聯劑、錫類偶聯劑和硅類偶聯劑等。
實際上分散劑以何種形式加入到澆注料中,對分散效果有一定影響。有些粉末態分散劑,可直接加入到澆注料中,而有些粉末態分散劑需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然后加入澆注料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效果,當然分散劑的摻和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弄不好還是會影響到性能的,下面就一起看看摻和方法吧!
三、分散劑的摻和方法
1、先摻法
粉狀分散劑先與水泥混合,然后加水攪拌。
2、同摻法
分散劑先溶解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然后在攪拌時同水一起摻和。
3、滯水法
攪拌過程中分散劑滯后于水1~3min加入。
高效分散劑采用先摻法時,塑化效果較差。當分散劑中有粗粒子時,不易分散均勻,影響分散劑分散效果,流動值提高不多。采用同摻法,分散劑容易攪拌均勻、分散效果好。一般情況下,同一類分散劑,加入量相同時,滯水法分散效果好,流動值大,同摻法次之,先摻法效果差,所以具體情況還是需要根據需求來進行選擇的。
以上就是耐火澆注料常用的分散劑種類及摻和方法的全部內容,實際上常用的分散劑就是是那幾種,但是使用的話也是夠用的,如果有需求的話可以試試看,另外摻和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摻和方法,從而保證耐火澆注料的性能作用。今天元領小編的分享就是這些了,大家如果有什么疑問可以進行留言或者是電話咨詢,元領歡迎您的咨詢與留言!